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是依托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新四軍軍部駐扎涇縣云嶺期間(1938年-1941年)所保留的舊址而建立的革命紀念館,屬社會科學類歷史遺址專題博物館,總占地面積54800平方米,隸屬于涇縣人民政府管理。
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1963年7月陳毅元帥題寫“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”館名,1985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。目前,紀念館保護和管理的舊址有軍部司令部、政治部、大會堂等11處。舉辦基本陳列有《新四軍在皖南陳列展》《紅心向黨信念如磐——葉挺同志生平展》《矢志革命 風范永存——項英同志生平展》及《舊址原狀陳列》等。此外,先后舉辦有《新四軍廉政教育展》《鐵軍精神巡回展》《新四軍女兵在云嶺》《云嶺烽火——黨領導的新四軍》《周恩來在云嶺》《新四軍軍歌展》《國家安全教育展》等專題臨時展。開發(fā)《用一生堅守的初心》《用生命譜寫的誓言》《把一切獻給黨》等現場教學微黨課,推出《烽火中的青春之歌》情景微演藝。館內珍貴藏品有《葉挺使用過的望遠鏡》《葉挺送給周子昆的懷表》《鄧子恢使用過的馬袋》《曾山使用過的公文箱》等20余套,截至2024年末館藏文物3200余件(套)。
近年來,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,精心打造適配的研學活動。其中,“新四軍革命精神 薪火相傳”愛國主義教育研學課程,以“六個一”為主題開展活動,即參與一場升旗儀式、學站一次軍姿、觀看一場紅色情景劇、學唱一首新四軍軍歌、參觀一次新四軍軍部舊址、重走一次新四軍革命路,該項活動榮獲2024年度安徽省研學課程設計大賽三等獎。
此外,紀念館還積極開展“大思政課”建設,2023年與江蘇常州大學聯合開展《“五維融入”活化資源——探索革命文物進入高?!按笏颊n”堂有效途徑》“大思政課”項目,以及2024年打造的《演繹新四軍故事唱響時代之音——行走的思政課堂”》項目,均成功入選國家文物局、教育部相應年度的“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‘大思政課’優(yōu)質資源精品項目名單”。2025年,紀念館依托館藏文物,精心策劃《革命文物映初心云嶺烽火駐忠魂——行走的大思政課》”,將革命文物帶進校園、社區(qū)、企業(yè)等,讓大眾近距離感受革命文物厚重歷史,深入了解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,實現紅色教育從場館空間向社會各領域的有效延伸。
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作為承載紅色記憶、傳承革命精神的重要陣地,憑借深厚的歷史底蘊、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優(yōu)質的教育實踐成果,榮獲多項國家級榮譽,成為全國紅色文化教育與傳承的重要場館。其國家級榮譽主要包括:
?愛國主義教育類: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全國干部黨性教育基地、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;
?國防與廉政教育類:全國首批國防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國首批廉政教育基地;
?教育實踐與思政類:全國首批“大思政課”實踐教學基地;
?紅色旅游與景區(qū)評級類: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(qū)、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一、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;
?博物館評級類:國家二級博物館。
參觀指南如下:
·開放時間:夏秋季(4月至10月)8:00—17:00(16:30分停止領票);春冬季(11月至次年3月)8:30—16:30(16:00停止領票)
·開放景點:司令部舊址(種墨園、大夫第)、云嶺碑園、大會堂舊址、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、中共中央東南局舊址、修械所舊址
·門票:參觀門票免費
·講解:實行有償服務
·交通指南:抵達涇縣后,可通過公共交通、包車服務或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前往。
·友情提示:中共中央東南局舊址、修械所舊址逢周一對設施進行維護不對外開放。新四軍史料陳列館主體展廳實施改造提升目前暫停對外開放。
·咨詢電話:0563—5900706
(新四軍史料陳列館)
(軍部司令部舊址種墨園)
(軍部大會堂舊址)
(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)
新四軍在涇縣主要歷史
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(簡稱新四軍)軍部于1938年8月2日進駐安徽省涇縣云嶺直至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。
新四軍軍部駐扎云嶺近三年時間里,在中共中央、中央軍委和中共中央東南(分)局、新四軍軍分會領導下,在復雜的政治環(huán)境下,在政治建設、組織發(fā)展、軍事指揮、后勤保障等各方面,開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,取得重大成績。特別是領導和指揮新四軍各部隊英勇頑強戰(zhàn)斗在大江南北,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,先后創(chuàng)建蘇南、皖中、皖東、皖東北、豫皖蘇邊、鄂中等抗日根據地,基本實現中共中央發(fā)展華中的戰(zhàn)略目標。
1941年1月20日,毛澤東為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起草的重建新四軍軍部的命令中,稱贊新四軍“抗戰(zhàn)有功,馳名中外。軍長葉挺,領導抗敵,卓著勛勞?!边@是對新四軍在皖南三年抗日戰(zhàn)績的高度評價。
開放舊址簡介
軍部司令部舊址
軍部司令部舊址原為兩座開明紳士宅園(“種墨園”“大夫第”),軍部司令部參謀處、秘書處分別設于兩處宅院之中。軍長葉挺、副軍長項英、副參謀長周子昆、秘書長李一氓、參謀處處長賴傳珠都曾在此居住、辦公。
1939年春,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、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、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周恩來赴云嶺新四軍軍部視察,下榻在司令部“種墨園”內。美國記者史沫特萊、音樂家任光也先后在“種墨園”內居住辦公。
軍部大會堂舊址
軍部大會堂舊址原為云嶺陳氏宗祠,建于清康熙年間,道光、光緒年間重修,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,為涇縣第二大祠堂。整個祠堂分為前、中、后三進,建筑宏偉、壯觀。軍部在云嶺期間,這里是召開各種大型會議和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主要場所。1939年春,周恩來曾在此給新四軍排級以上干部作題為《目前形勢和新四軍任務》的重要報告。
中共中央東南局舊址(逢周一舊址設施維護不開放)
中共中央東南局舊址位于云嶺丁家山。1938年1月,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在江西南昌成立,直屬中共中央長江局領導。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后,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改為中共中央東南局,直屬中共中央領導,書記由項英擔任。1939年春,中共中央東南局及其機關陸續(xù)遷至云嶺丁家山村,對外稱新四軍民運部。副書記兼組織部長曾山、秘書長溫仰春、青年部長陳丕顯、婦女部長李堅真、皖南特委書記李步新等分別居住在丁家山與白果樹村內。
軍部修械所舊址(逢周一舊址設施維護不開放)
軍部修械所舊址原為云嶺村陳氏家族所建的關帝殿,建于明萬歷年間,明崇禎年間及清代屢有修葺。軍部在云嶺期間,這里是涇縣小河口兵工廠分支機構,屬軍部軍械處領導,主要任務是修理各種槍支,改造、重新制作繳獲來的各種槍炮子彈。殿內保留有當年新四軍書寫的抗戰(zhàn)標語多處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